陶土板原料破碎設備選擇因素同常見缺陷應對措施
其一、陶板原料破碎設備選擇因素
在選擇陶板原料粉碎設備時,需考慮以下因素:
(1)原料的物性。如:硬度、脆性、含水率、塊度等;
(2)粉碎比能否達到所需要的粒度和顆粒級配的要求;
(3)粉碎機械的作用性能。如:能耗大小、生產能力、耐久性、操作維修是否方便;
(4)粉碎過程中是否帶入雜質;
(5)粉碎過程中可以通過不同的流程來完成,如:粗碎、中碎、細碎機械的組合,粉磨機械與分級設備組合,以獲得較好的效果。
通常在陶板生產企業中,所用的破碎設備如下:
(l)顆式破碎機:對大塊硬質原料進行粗碎,如:石英、長石等;
(2)錘式破碎機:用于硬度不高的物料進行中碎,如:廢陶板;
(3)雷蒙機:細碎設備,用于粉碎中等細度的硬質物料.如:干燥粘土。
其二、陶板常見缺陷應對措施
1、側曲
側曲俗稱“刀彎”,這是濕法成形較常見、較棘手的問題之一,也是陶板要克服的問題,產品越細長越容易發生。
側曲缺陷的影響因素分析,導致側曲缺陷產生的因素眾多,涉及到各個工序,需要控制。因此要制定作業標準,穩定泥料的水分、硬度,控制成形尺寸;適當降低干燥溫度,分階段保持濕度,穩定成形速度等。另外,熟練的高素質的生產操作人員至關重要。
2、炸坯
原因分析:當坯體內部水分大于表面水分,或水分含量不均勻,在升溫過快時,坯體內部的水分急劇向外擴散,而此時由于坯體表面已經干燥收縮,坯體受到應力作用產生裂紋、開口裂,嚴重時坯體急劇炸開,即炸坯。
對策:坯體干燥要均勻,入窯水分在2%以下,或1%以下好;窯前溫度控制在200℃以內,升溫不要太急。值得注意的是,有的廠為了預防空窯,陶板幕墻在環境濕度較大的情況下,依然大量儲坯,品管人員在干燥窯尾檢測的磚坯含水率在1%以下,但磚坯儲備幾小時后有吸濕,入窯后又升溫太急因而開裂、炸坯,這種情況也要預防。
3、風裂
原因分析:產品在冷卻時由于速度過快,熔體在固化溫度以下降溫過快,坯體中未反應的石英(稱為殘留石英)及方石英會因晶型轉化的體積變化給坯體帶來很大的內應力,因而產生微裂、炸裂。其特征是斷口鋒利,這就是常說的“風裂”。
橫向遲緩轉化,體積膨脹大;縱向迅速轉化,體積膨脹小。但是由于遲緩轉換的速度慢,加上液相的緩沖作用,因而體積膨脹也緩慢,危害作用并不大;縱向轉換的體積膨脹雖然小,但由于迅速,因而破壞性強,危害反而大,容易產生風裂。產生風裂的溫度點在573℃,體積變化為0.8%;以及180~270℃,體積變化為2.8%。
對策:控制好573℃和180~270℃的降溫速度。建筑陶板的厚度一般有18mm,20mm,30mm,38mm等,長度有的達1500mm甚至2000mm,比拋光磚的厚度(一般11mm)和長度都大。因此,在窯爐設計時,冷卻帶的設計要略長一些,調節手段要多一些。
下一篇:沒有了